瓷言众生 泥塑百相︱“瓷言——颜松柳‘中国白’陶瓷艺术作品展”于北京恭王府开幕(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校怎么样)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校,
展览时间
2019年9月5日至9月14日
开幕式时间
9月5日15:30
展览地点
北京恭王府·乐道堂
(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
2019年9月5日15:30,伴随着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展览活动部主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支持,王宇星、王晓偶策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中担任学术主持的“恭王府艺术系列展:瓷言——颜松柳‘中国白’陶瓷艺术作品展”在北京恭王府·乐道堂开幕。
颜松柳,1977年出生于福建德化城关,系最年轻的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本次展览共展出其近年的潜心之作80余件套。展出的作品主要是人物塑像和艺术摆件。人物塑像既有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各路神仙和宗教文化中的各种佛道形象,如神农、文昌、钟馗、弥勒、达摩、观音、罗汉等;也有古代的历史人物和近现代的文化名人,如孔子、关羽、曹操、郑成功、左宗棠、鲁迅、李叔同等。超凡脱俗的佛教人物以及文人士大夫的气质通过德化白瓷单纯、洁净、温润的材质得到了完美的呈现。从现场展出的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每一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每件作品的创作成型都倾注了作者的巧妙深邃的思想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很有感染力。
颜松柳有着深厚的传统瓷塑功底,长期致力于对传统瓷塑材料和技艺的探索与创作。在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创作中,既有对古法何氏经典瓷塑观音和达摩造像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也有对瓷塑艺术和瓷塑造像精神的深刻领悟,更有深入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融入。
从艺二十多年,颜松柳一方面拜师学艺,对德化传统陶瓷雕塑技艺孜孜不倦地学习锤炼;另一方面游学历练,通过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等进修和走访众多古代寺庙,观摩考察大量传统的石雕和泥塑作品等方式,不断地汲取营养,提升创作思想,丰富创作经验。尤其近年来,更是成为德化瓷艺新生代的代表性传人,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工匠精神,将意念玄远的佛学理念和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创作中,塑造出许多神形兼备并与现代审美情趣、思想内涵相结合的作品。
以瓷为媒,瓷言众生,泥塑百相,此次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出的颜松柳匠心独运创作的80件德化窑“中国白”陶瓷艺术作品,无疑为京城观众和国内外游客奉上了一场无与伦比的文化盛宴,也是对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
展览同时还举办了研讨会。研讨会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中主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夫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岸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侯样祥,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吴永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邱耿钰,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卓凡参加了研讨会并发表建言。
《瓷言众生 泥塑百相》
瓷言众生 泥塑百相
谈颜松柳的瓷塑艺术
文/邱耿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段时间,松柳说要来北京举办个展,希望我为展览起个名字。我琢磨许久,仔细回想他这些年的学艺经历、创作过程和作品的特点,后来就有了“瓷言众生 泥塑百相”这么八个字。
艺术家曾密先生为展览书写:瓷言众生 泥塑百相
和松柳认识已经有二十年了。那是1998年,我们系里在德化办雕塑培训班,他是第一期的学员。那个班集中了当时德化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松柳是其中的活跃分子,他不仅勤奋刻苦,极具悟性,且谈吐风趣,幽默诙谐,给上过课的老师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时至今日,那班学员中已经出了好几个国家级或省级大师,松柳也是其中一位。
一 从艺之路
松柳生于德化,1993年至1996年在陶瓷职业技术学校读书时,在父亲的引导下曾跟随德化“蕴玉瓷庄”的苏玉峰、苏献忠父子俩学做瓷塑。职校毕业后,他曾去福建工艺美术学校进修雕塑。1998年,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的培训班学习。1999年再次进入蕴玉瓷庄,跟随苏献忠学习瓷塑。2000年,为了多学习一些传统瓷塑以外的知识,他专程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插班进修。到了2005年,松柳已在德化成立了自己个人的工作室,并取名“瓷言坊”,言下之意是希望以瓷为媒,让陶瓷作品自己“说话”。
《板桥小像》长7cm宽6cm高18cm
从上面的经历来看,其学艺大致通过了两种路径,一种是对德化传统瓷塑技艺的学习,另一种是艺术院校的游学经历。蕴玉瓷庄是松柳学艺的起点,该瓷庄是百年老店,是由清末德化瓷塑大家苏学金创办的陶瓷作坊,代表了何朝宗一脉德化传统瓷塑的正统传承,德化现今的几位很有影响的瓷塑大师也大都与苏家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松柳在瓷庄的学习经历,也为他在德化传统瓷塑技艺的学习和传承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抱琴观鹤》2006年 长37cm宽24cm高54cm
除了拜师学艺外,松柳在学艺过程中还有着一些特殊的经历。201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曾将院藏的二十五件德化窑古瓷精品送往德化展出,其中有件明末清初何朝水的《坐岩观音》他特别喜欢。因此他决定用黙塑的方法临摹一下这件作品。他先是在博物馆认真的全方位观察,多角度揣摩,通过强化记忆默记下作品的造型特征,然后回到家再凭记忆塑造,如此反复多次,虽然最终做出来的那件东西他自己并不满意,但这种勤奋学习的态度和有效的训练方法,无疑对其塑造技艺的积累和精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坐岩观音》临摹故宫藏品长19cm宽16cm高24cm
松柳在学习传统陶瓷雕塑过程中的另一个经历也不得不提。2014年,受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委托,由其为该公司复制三款院藏的德化明清观音瓷塑。其中就有之前的那尊《坐岩观音》。一开始松柳信心满满,觉得这次临摹的条件好了很多,应该没有问题。但第一稿送去验收,人家却认为不够传神,还需要修改,这对松柳触动很大。回去后他再次仔细揣摩,认真体会,潜心研究,才越来越感受到原作的意韵深邃。之后他又几经修改,数易其稿,最终耗时近三年才烧制出了满意的效果。这次经历让他看到了一件作品如何从形似到神似的质变过程,也体会到了传统瓷塑艺术的博大精深。
《春分-棋》长33cm宽17cm高20cm
不仅如此,松柳后来还曾北上山西,走访过晋地众多的古代寺庙,观摩和考察了大量传统的石雕和泥塑作品。这些学习过程的点滴积累,都融汇贯通到了他的瓷塑创作中,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春风得意马蹄疾》长39cm宽16cm高32cm
松柳学艺的另一条路径是艺术院校的游学经历。当年在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办的雕塑班进修期间,他有幸接受过李葆年先生的言传身教,李老师曾经留学苏联,其扎实的写实塑造功底让松柳佩服不已,也让他感受到了雕塑这种立体造型艺术的魅力。而美院的另一位老先生何燕明老师充满激情的速塑技艺,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有段时间在他的很多作品上都能看到何老先生写意式速塑手法的影子。
《风筝》长16cm宽17cm高36cm
除了跟随老先生学艺外,在美院插班学习时,勤奋好学的松柳也很关注学校里的现代陶艺教学,期间他也曾完成了一组现代陶艺的创作,其中既有相对具象的人物陶塑,也有完全抽象的形态练习。其成型手法熟练而巧妙,创意构思也极富新意,既显示出他对立体形态和塑性材料的敏感,也体现了他对不同艺术风格的感悟和理解。同时,现代陶艺注重情感和观念表达,注重形式和工艺创新的前卫精神,也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他后来的艺术创作。
二 泥塑百相
在松柳众多的瓷塑创作中,最为常见的是人物题材,其中既有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各路神仙和宗教文化中的各种佛道形象,如神农、文昌、钟馗和弥勒、达摩、观音、罗汉等;也有古代的历史人物和近现代的文化名人,如孔子、关羽、曹操、郑成功、左宗棠,以及鲁迅、李叔同等。
《左宗棠》长36cm宽22cm高57cm
松柳学艺是从德化传统瓷塑入门的,其最早接触较多的也大都是一些佛教人物形象,往往是一边临摹一边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一些形式上的变化。但做的久了,他便不满足于只是表面上像这些人物,不满足于符号化的去表现这类题材。他开始认真研习佛教的理论和教义,与学佛的人交朋友,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符合佛教基本的仪轨仪式,还能从更深层面去体现佛教所追求的慈悲精神。但同时,他也不想把自己的作品做成寺庙佛像的翻版,他更希望用艺术的方式,将意念玄远的佛学理念和自己的人生感悟结合在一起,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开心得意》2006年长35cm宽40cm高44cm
《十八罗汉之举钵罗汉》长20cm 宽13.5cm高28cm
《十八罗汉之掏耳罗汉》长32cm 宽30cm高41cm
《十八罗汉之托塔罗汉》长22cm 宽21cm高38.5cm
前些年,他曾以达摩的形象为主题做过多件的瓷塑,《一苇过江》便是其中很有新意的一件。作品采取了对比的手法,人物环抱于胸前的双手被隐没在长袍里,衣纹被简化处理后形成大面积的空白,但人物的面部则用细密的线条刻画出了浓眉、圆眼、高颧、卷须等细节,形成强烈的对比。人物脚下的海浪也做了抽象化的处理,海浪上一枝刻划细腻的芦苇与人物面部繁密的处理形成了呼应。人物头部、躯干、脚足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使得整个形体极富动感。作品造型简洁明快,表面处理松紧有度、疏密得当,有着很强的形式美感。
《一苇渡江》长30cm宽16cm高50cm
近两年他又创作了一组以现代文化名人为题材的作品,如鲁迅、弘一法师等,其中一件表现弘一法师的《悲欣交集》,更是体现了他对人物塑造的掌控能力。
《悲欣交集》长26cm宽15cm高30cm
这件作品中没有饱满的造型,没有飘飞的衣裾,也没有挺拔的线条,而是塑造一个面容瘦削,身形憔悴,神情枯槁的老者跌坐在一把藤椅里,零乱衣袂下的病躯几近虚无,显得孱弱而无力,那只握着笔的手垂放在腿上,显的松弛而瘫软。人物的面部也刻画的十分传神,低垂的双眉和悲戚的眼神里流露出无尽的沧桑,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悲怆。这是松柳作品中最让我心生共鸣的一件,只有内心悲悯的人才能感受到弘一法师临终前悲欣交集的那种复杂情感,也足见学过佛的松柳对这一特殊历史人物有着深刻理解。
三 以瓷言志
从表面上看,松柳的瓷塑创作题材广泛,但细看又会发现,尽管都是在做人物,但对于人物身份的选择他却有着自己的偏好。他会选择那些适合于用德化白瓷来表现的题材。德化白瓷的材质洁净、温润,既坚硬富有刚性,又极其脆弱而易碎。用他的话来说,他总觉得德化白瓷单纯、高洁的质感和超凡脱俗佛教人物以及文人士大夫的气质有很多相契合的地方。每件好的雕塑都是表现主题和材料材质的完美结合,陶瓷雕塑应该充分显示材质的特点,让材料本身发声说话,我想这大概就是松柳为工作室起名“瓷言坊”的意义所在吧。
《鲁迅》长35cm宽23cm高76cm
从松柳瓷塑创作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看得出来,他经历了一个通过临摹、模仿学习传统技艺的早期阶段,这期间他努力追求造型的准确和工艺的严谨。到后来他又努力创新,追求作品的艺术趣味和形式美感。再到后来则又竭力摆脱传统瓷塑工艺固有的模式,更加注重表现和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更加注重对从精神层面去接近所塑造人物。松柳在白瓷人物雕塑表现方面的这些积极探索,必将会对德化陶瓷雕塑艺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这既是我对松柳过往作品的认知,也是对他未来创作的期待。
仁·逸之心
颜松柳白瓷雕塑艺术作品
文 / 章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松柳瓷塑人物题材广泛、造型简洁而流畅、刻划生动而深刻,技艺娴熟而细腻、材质洁净而温润,形成典雅而不失凝重效果,在当今德化白瓷瓷塑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代表瓷塑艺术水准。成为德化瓷塑艺术的重要传承人之一。他有良好天赋与勤奋的学艺之路。松柳少年受到良好教育,家父对文学与音乐等追求,潜移默化的融入学艺过程,而天生对形与色敏感成为他从事瓷塑艺术的优势,这些内外因素自然形成艺术的自觉。他自入蕴玉瓷庄学徒,走上德化正统瓷塑技艺的传承之路,多年瓷塑学习,不仅打下传统的扎实瓷塑功夫,更磨练了作为瓷塑艺人的细心、耐心和恒心的心理素质。随着技艺成熟,尤其是艺术视野的扩大,使他有更大艺术理想。而走出德化,接受不同与传统瓷塑方式。从厦门工艺美院到清华美院,在学院系统教学理念下学习,使他在艺术理论至造型原理,再至系统创作实践,尤其审美意识和塑造方法,有了整体提升。
《水月观音》长35cm宽23cm高70cm
因此,从传统瓷塑技艺磨练,到走入现代学院雕塑的客观分析与研读,从象形的仙道造像到现代人物塑造,构建出他复合性的艺术素质。为瓷塑创作与创新奠定重要基础。他有深厚的传统瓷塑功底,对传统瓷塑材料和技艺有几十年的探索与创作。在人物为主体创作中,既有古法何氏经典瓷塑观音和达摩造像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其微妙惟肖造型和形态的把握,还有对瓷塑艺术和瓷塑造像精神的领悟,充分反映他的传统瓷塑艺术的深入理解。
《悠然见南山》长8cm宽7cm高14cm
大量传统类作品践行着他对瓷塑艺术从材质到塑造工艺的掌握,形成对瓷质和色蕴艺术判断和深层次理解。在技艺和艺术之间,不炫耀表面的情节和叙事,而是踏实的探寻瓷塑的本体语言。在仙神造像中神情、动态的表现方面精微推敲,没有落入表面艳世俗套和软弱油腻造型的通病,神仙表情与神韵造型恰到好处。而在在现实和现代题材的人物创作,吸收中外写实性人物雕塑,将其融入瓷塑之中,在充分发挥瓷的工艺和特质方面有自己探索成果。
《知音》长41cm宽16cm高30cm
他对白瓷胎釉与工艺的理解。在瓷泥塑造和高温烧制的质与量变化的经验控制,凭借他对各个工艺环节的精通、对造型尺度、釉色变化,而有着理性的严谨和规范,而在发挥瓷塑材料的可塑性、光泽、肌理等表现上则是感性的与直觉而放兴的表现,充分考虑到如何展示材料的特质和烧制的意义。从传统进入现实人物的塑造,在体裁与形式方面凸显瓷塑艺术的独特性质,避免成为汉白玉石材或白色铸铜烤漆等的雕塑仿品,而遵循瓷塑的工艺和材质特性,展示白瓷瓷塑艺术本体语言。
《国风·礼》长20cm宽22.5cm高31cm
二、我理解的松柳作品充满着仁的价值与逸的品质。如同他的名字中的植物松与柳。松的伟岸和崇高,柳的自在和洒脱。其中二元融合成为松柳白瓷作品所追求的品质,也成为他瓷塑的思想品格和不断形成的艺术风格;作品如其名,松柳之树的精神和境地成为他不断创作的无法言说或内在动力。仁在孔学中视为道德的标准、原则和境界。体现儒家的仁之德的精神价值和修养。与老庄思想中“以德为本”的一致性。禅宗静与净的意识在他所创制的造像中。成为松柳作品选题的重要标准;其严谨而细腻的瓷塑造型手法成为追求内在精神指向重要方式,从而是作品人格化的表现。
《礼乐》长40cm宽21cm高59cm
诸多作品形象设计中饱满富有张力的体块处理方式和流畅而简洁结构的审美意识,形成他作品重要性格。每尊富有鲜明个性的造像形态尺度和体量方面的探讨,欲求上千度高温作用下形成白瓷质地多几分气度和韧劲。而人物造像简约外形和体现肢体动态的有序或交叉衣纹线和形成阴影,勾画出“人”的神韵和气质,对其表情刻画更是善的“仁”之心呈现。白瓷是“仁”的精神和灵魂的写照。对白瓷塑造艺术境界和文化精神的诠释。冯友兰说“儒家是以艺术作为德政教育的工具。”而我认为,何氏创造的白瓷瓷塑所达到的意境就是代表儒学道德的形象代言。松柳延续瓷塑不只是审美的表象而进入精神和生命关照,深领传统儒学文化思想精髓,体悟儒道释的交织与融汇,塑造的是以“仁”为中心的理念精神。使得他的瓷塑有着鲜明的精神品格和特质,力求“尽善和尽美”的地步。如果“仁”之主题构成松柳瓷塑作品的主流部分,那么另外一部分作品突出士与仕的“逸”气,有着平和而安乐、闲散而松弛表现特性。呈现在松柳有意塑造文人雅士居聚于梅园或荷塘之中,那些悠情仕女、闲淡对语的贤士的生活状态。展示他所向往的文人理想的飘逸和宁静的生存状态和以此而要达到的精神归宿。
《禅莲》长28cm宽24cm高54cm
作品中闲情雅士造型自如,石上、席上、榻上或梧桐树下,优雅柔润女子,立于亭间、闺楼里整体造型风格犹如素绢上的白描艺术,审美意蕴清美,有着灵魂般的诗境表达。同时,重视瓷塑造型以外场景的构建,更加烘托飘逸的意境。而每个或每对人,其动态富有柔性而优雅的线条、在造型中有着音乐的韵律,从素雅洁白的瓷塑造型中游离。刻画细而不腻,内有筋骨,柔中有刚,展示几十年而形成娴熟的塑瓷技艺。其平和而淡然的瓷塑风格是松柳做人为艺的人格写照。看他的作品少了世俗的表象,他对白瓷的语言熟练掌握的。白瓷玉质温润的色质表现,其在历史名人的表现十分凸显,儒学担当和责任,以及“忧”的写照。同时洒脱淡然儒的心性,道的飘逸素朴。儒道精神融合。白的纯粹干净,只存魂灵、暖意的感觉。而形成质变的升华。审美与精神的注入和凝聚。
《东坡观潮》长14cm宽20cm高42cm
三、有着文气而谦虚的松柳,在专业上成熟和严谨,而生活中则常有诙谐兴致和幽默段子,从中透出他机敏与智慧而有个人特性。松柳有诸多徒弟,收徒授艺他更看中人品,始终强调德性与艺品先后关系,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不仅为艺更是重德。从艺以来,通过专研和拼搏,瓷艺上迎来了不少的成绩。尤其近几年,在瓷塑艺术方面收获国际上和国家级的诸多荣誉和奖项,赢得业内肯定,但低调而谦逊他始终保持淡然态度。不争名利,只争对作品的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对作品负责,对德化传统的瓷塑的发展负责。我想,他清醒认识到德化瓷塑技艺的传承责任,艺术无限而生命的有限,他的人生于瓷塑的意义。
《花开见佛》长29.5cm宽29.5cm高26cm
在浮躁与喧闹的现实,对瓷艺“惟精惟一”才是成事必然,而松柳就是陶艺领域甘于寂寞的少数。追求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境界。正是这种传统思想与精神理念,使得不惑之年松柳实践和践行,让我们期待他更多新作。
2019年9月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B130工作室
《敦煌感恩佛》长26cm宽14cm高32cm
《明月》长38cm宽37cm高51cm
《月下独酌》长14cm宽14cm高39cm
《一轮明月》长17.5cm宽9cm高35.5cm2005年
《竹影潇潇》长16cm宽12cm高50cm
《关圣帝君》长23cm宽15cm高32cm
《观沧海》长30cm宽17cm高36cm
《郑成功》长24cm宽14cm高42cm
《唐韵》长33cm宽20cm高53cm
《荷花仙子》长24cm宽16cm高38cm
《玫瑰之约》长22cm宽23cm高25cm
《清音》长26cm宽25cm高33cm
《清香》长13cm宽14cm高24cm
《母爱》长23cm宽22cm高20cm
颜松柳
1977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德化县。1993年学艺于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1995年毕业于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校,进修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雕塑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理事,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德化县第十届政协委员。福建省技术能手,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泉州市青年拔尖人才,泉州市技能大师,泉州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德化县十佳工艺美术人才称号获得者。作品多次获“百花杯”、“大地奖”、“金凤凰”等全国专业评比金奖。2005年创立“瓷言坊”;2006年荣获“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主要参展:
2000年10月 《模特印象》参加“清华大学国际陶艺交流展”(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1年9月《山鬼》参加“第一届全国陶瓷艺术展览”(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2003年9月《古韵》参加“第二届全国陶瓷艺术展览”(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2006年10月《一苇渡江》参加“全国陶瓷艺术邀请展”(北京·中国美术馆)。2008年9月《钟馗》参加“第43届国际陶艺大会学术交流展”(西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陶瓷工业协会)。2010年《一苇渡江》《蟠桃富贵 今生富贵》受邀于上海世博会展出。2012年10月《抱琴观鹤》参加“韩中陶艺交流展”(韩国·国立江原大学)。2015年12月《文昌帝君》《螭龙瓶》《礼乐》参加“承启——中国名窑大师作品学术展”(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7年3月《礼乐》《禅莲》参加“江流天地外——中国陶瓷艺术作品美国巡回展”(美国·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美国ASU美术馆);12月《礼乐》参加“空间转换——西安当代陶艺交流展”(西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西安美术学院)。2018年8月《礼乐》参加“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8月《礼乐》参加“时代新章——国家博物馆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要获奖:
2006年《对弈人生》《千手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一苇渡江》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艺术金奖并被福建博物院永久典藏;《暮归渔夫》获“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银奖;《棋如人生》获“国际民间手工艺评比”银奖;《知音》获“‘金凤凰杯’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观沧海》获“‘中艺杯’作品评比大赛”银奖。2007年《魏武观海》《抱琴观鹤》分别获“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银奖;《盛世笙歌》《开心得意招财弥勒》分别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银奖;《春风得意马蹄疾》获“香港‘紫荆花杯’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金奖。2008年《竹影萧萧》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百花杯’”银奖;《蟠桃富贵 今生富贵》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9年《八方通胜天鸡尊》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月下独酌》获“福建省陶瓷艺术创新评比”金奖;《求茶》获“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争艳杯’大赛”金奖;《国风·礼》获“福建省陶瓷艺术创新评比”银奖。2010年《净瓶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百花奖’”金奖;《禅·莲》获“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佛山)”金奖。2011年《静水清莲》获“福建省第六届“‘争艳杯’工艺美术精品大赛评比”银奖。
主要作品收藏:
2000年《模特印象》收藏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7年《一苇渡江》收藏于福建博物院。2008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苇渡江》收藏于英国珍宝博物馆;《春风得意马蹄疾》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2010年《观沧海》收藏于福建工艺美术珍品馆。2012年《抱琴观鹤》收藏于韩国国立江原大学。2016年《祥云观音》收藏于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2017年《礼乐》《禅莲》收藏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艺术博物馆。2017年《荷瓶观音》收藏于敦煌市博物馆。2018年《礼乐》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感
谢
阅
读
举报/反馈-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