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三方观察丨我围观了一场文物修复师技能“国赛”(陶瓷修补用什么胶水)修补陶瓷技术,
以手护物、以心琢物。近日全国文物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太原落下帷幕。大赛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比赛被列为国家一类赛事。这是一场被业内人士称为文物修复行业的“国赛”,来自全国的219位能工巧匠们进入总决赛,最终共有74名选手获得了一二三等奖。
文物修复师被称为文物医生,自从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之后,掀起了大众对文物修复的关注,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也走进了大众视野。如何修复文物?文物修复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如何成为一名文物修复师?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进比赛现场,通过两天近距离的观摩和采访,或许能窥得其中一二。
一场14个小时的比赛
大赛共设六个比赛项目。瓷器和青铜器是大众最为熟悉的文物,也是本次大赛参赛人数最多的两组,其中陶瓷文物修复师50人,金属文物修复师43人。一走进比赛场地,记者立刻就闻到了化学试剂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文物修复不仅用物理工具,还有化学材料,化学材料有时候味道非常呛人。”山西博物院研究员钟家让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例如不管是金属修复,还是陶瓷修复,都会用到乙酸乙酯作为有机溶剂把有机的材料溶解掉。”
选手修复的文物都是真文物,主要集中在清代晚期到民国时期,这也是为了真正体现出文物修复师的技术水平。陶瓷文物主要是粉彩和青花类,而金属文物主要是青铜器。文物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破损程度不一,如何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钟家让告诉记者,选取的这些文物是根据平时修复用工时长大约估算出的,对用工量特别大的文物,不要求全部修完,只进行部分修复,总的工作量要保证相对公平。“无法绝对公平,因为文物千差万别,学员也是抽盲盒,有的可能难度大点,有的可能难度小点。”
十四个小时的比赛,整整1天半的时间,选手们坐在那里修文物,就如同他们平时修文物一样。“平时文物修复工作也是一坐就是一天。”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本次陶瓷组裁判长李奇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选的文物都是在这个时长范围内的,平时类似的文物修复大概一到两个星期,之所以提高十四个小时,就是考验选手们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把控能力,速度要快,要准,要合适。”
作为裁判长,李奇注意到,所有选手对文物的保护意识非常强,“只要离开桌子,他们修复的器物就会放到很安全的地方,不会因为人离开了,文物就任意摆放,脱离了自己管控,这个根本理念选手们都做到了。”
壁画彩塑文物修复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壁画彩塑文物修复的现场最安静,这些壁画选取的是山西一个寺庙的壁画,总共90多平方米的壁画,只选取了10多个平方米,每位选手修复一块。“只修复画面,除掉污染物,补胚。对其它不做修复。修复后还要恢复到寺庙的墙上。”钟家让说。
相比较而言,木作和泥瓦作现场最吵闹、斧子声、锯木声、刨光声此起彼伏。木作修复主要是完成一份月梁梁头的制作和昂尖、耍头的制作,其中昂尖用卯榫方式补接,选手们要将一块块完整的木头通过斧、锯、刨、铲、凿等传统木作方式制作,几乎每位选手的手上都布满了老茧。而旁边的泥瓦作修复主要是现场完成《清式营造则例》中的须弥座的制作和墙体残损的剔补修复。同样是不能使用电动工具,纯手作。
最辛苦的可能是考古探掘工,选手们是野外作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最少的探孔完成“遗迹”的卡边并绘制遗迹平面、剖面图。著名的洛阳铲是他们的主要工具,实操比赛是6个小时。
在金属修复和陶瓷修复现场,记者注意到很多选手都用到了一些小型的仪器。“新材料新工具被带到了现场,通过和同行交流后,非常适合这些新材料应用到全国各地文物修复工作中,其实这也是技术推广和设备材料的推广。”李奇说。“比如粘胶剂,以前的材料可再处理性不是很强,文物处理是注重可再处理性的,一旦修复完成,在拆解时对文物不能产生伤害,修复不能是单行道。以前我们的材料有技术瓶颈,现在有些选手带来的一些粘胶剂的可再处理性很好,粘接牢度稳定性很好,拆掉也非常容易,这种材料非常适合我们这个行业。”
一个没有时间上限的技艺
技于之间,俯仰千年。
木作一等奖获得者山西蓝胜古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朱小林,今年59岁,从业40多年,直到现在还在一线工作。2003年,他参与了山西一个寺庙的修复,直到现在每年还都会去修复一段时间。
泥瓦作的一等奖获得者西安市长安区细柳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李永红今年36岁,从16岁就开始学徒泥瓦作。为了参加这次比赛,自己买了砖和工具,在家里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现在青砖的工作基本上都被机械代替了,这次能手工制作,又找到了学徒时的感觉,让自己的技艺有了很大提升。机器能提高速度,手工效果好但是太慢。但手作就像我们陕西的手擀面一样有灵魂,机器做出来的比较呆板。”李永红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
这次比赛分理论考核和实操比赛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占20%。据了解,本次比赛的得分项目都是严格按照国标和行业标准制定的,对选手来说也更加公平和严谨。选手们要针对修复先做方案,修复过程中要形成档案,修复完要完成报告,对整个修复过程做总结纪录。
“其实传统手艺不太容易量化和规范,这次比赛反复强调规范和严谨,对行业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和风向标。通过引导可以让手艺更好地被传播。”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修复和保护专业的专职老师,也是本次金属组的三等奖获得者刘胄告诉记者。
陶瓷文物修复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李奇之前曾经带队参加比赛,这次成为了陶瓷组的裁判长。谈到感受,他表示这次比赛更加注重对文物修复师综合能力的考量,“之前没有理论课考试,而且上两届对文物档案的重视程度也没有这次高,所以整个大赛的学术水平和个人综合能力很契合,更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
在李奇看来,文物修复师需要综合能力,不仅是修复文物,还要认识它,了解它,然后把所有的想法通过修复兑现出来。“文物的现实状况如何,价值如何,只有掌握了这两项才能有目的的修复,不能什么条件都不管直接上手。比如现状质地疏松,如果不加固直接修复,实际上是破坏文物,必须对疏松部分进行加固,加固后才能修复。比如价值有多大,是否值得修,说到底修复行为是一个破坏行为,怎么掌握这个尺度,安全有效地对症下药,需要充分的了解后才能做。”李奇说,“修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起码要十年。除了不断练习,还有个人经历,包括能否接触到各种情况的文物,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阅历,才能处理这些事情。”
来自敦煌研究院也是本次壁画彩塑修复师一等奖的获得者李波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理论是理念的问题,如果修复师理念不够,在实操时就会受到限制,想全面发展,理论必须跟上。“如果没有很好的知识储备,宽泛的领域涉猎,在修复界只谈手艺是非常窄的,要理论与实操共同发展。对修复师来说会有更好的上升空间。”
一份始于情怀敬于历史终于坚持的职业
文物技能人才是保护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力量。和许多光鲜亮丽的行业不同,从事文物工作需要吃得了苦头,耐得住寂寞,在日积月累中锤炼技艺。
记者注意到,参加本次大赛的修复师平均年龄41岁,最大的59岁,最小的20岁。跨越老中青三代。选手平均年龄最大的项目是木作文物修复师,平均年龄49.6岁;平均年龄最小的项目是陶瓷文物修复师,平均年龄34.2岁。而裁判中也不乏高龄者,我国著名的古陶瓷修复专家、上海博物馆的蒋道银,今年78岁;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原所长王勉,今年83岁。到今天他们还工作在一线。
曾经有段时间,文物修复行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如今在现场,记者看到了很多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从2016年开设文物保护修复专业,经历了从招生很难到现在招生年年爆满。2022年,他们又增加了文物考古探掘技术专业和石窟寺保护技术专业。“由于国家现在对文物保护非常重视,文物修复行业蓬勃发展,整个学生就业环境非常好。我们现在三个专业,每个专业招40人,每年有120人毕业。”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王伟浩告诉记者。这次他们有一名大三的学生参加陶瓷组的比赛并获得了三等奖。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曹雪利是考古探掘工中的唯一一名女性,这次她获得了考古探掘工的三等奖。她剪着短发,说话语速很快,“这个工作比较耗体力,所以女生少,但是现在文博专业包括本科,女生多,男生少,职业院校也是如此。从就业来看,女性考古工作者也越来越多了,社会各界也在慢慢接受女性从事考古和田野工作。我知道九零一代的田野考古发掘技工中,女性已经占大多数了。”
比赛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刘胄虽然只有35岁,但是从事这个行业已经18年。“虽然家里长辈从事文物相关工作,但主要还是自己喜欢。”刘胄告诉记者,他读大学时候,突然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文物,然后就开始尝试了解文物修复这个行业,“觉得这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当一个两三千年前的东西放在你面前,等你去抢救,其实有点像一个医生站在ICU门口,这种责任感会油然而生,特别是修复完了之后的那种自我陶醉感和自豪感,让自己还是比较沉浸其中的,经过小半年的尝试,发现自己比较适合这个行业,就开始做这个事情了。”
山东博物馆、陶瓷文物修复师一等奖获得者任伟既非科班出身,也非家传,从事文物修复行业纯属偶然,“我是学美术学的,后来接触到陶器上的彩绘,然后就慢慢地转到文物保护这个行业中,从2015年开始,一直做金属修复。”任伟认为,文物修复行业是个多学科交叉的行业,各个行业都会涉猎,包括化学的锈蚀、物理的应力,工艺的美术等。现在山东博物馆里的文物保护部就是多学科交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一直在创新在职培训举措,提升文物相关专业职业教育水平,为职业技能人才储备后备力量。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表示,国家文物局与教育部合作,将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文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文物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路径指导。同时,还将通过产教融合等多种途径为文博单位和职业院校搭建交流平台,让人才培养更符合行业的培养需求,推动毕业生更快成长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
2021年,国家文物局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布《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包括陶瓷、壁画彩塑、纸张书画、金属、木作、泥瓦作等共13个职业方向。据悉,2022年《考古探掘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已经起草,后续将向社会颁布。
“这次选手有很多我培训班的学生,我们同台竞技,虽然是师徒,但是作为行业老同志,看到他们状态非常好,比赛成绩也非常好,我很高兴,我自己都很担心比不过他们。”李波笑着对记者说,“只要身体合适,我希望下次还来,通过这些方式和大家多交流多接触,是我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中国经济网记者 成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支付宝扫一扫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