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源于陶器,而精于陶。经陶瓷工作者的认真研究和对出土实物进行的科学测定证明,在我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我们的祖先就用瓷土为原料,烧制出胎质灰白、器表无釉。火候较低的器皿,即所谓的灰陶。

灰陶大口尊

陶器文化

我国已发现距今约10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残陶片。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发现的陶器碎片经鉴定为10800~9700年的遗物。

此外,在江西万年县、广西桂林甑皮岩、广东英德县青塘等地也发现了距今1000~7000年的陶器碎片。

磁山·裴李岗文化

因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发现而得名的磁山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测定,距今7900年以上。1977年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发现了与磁山文化时代相当、内容近似的文化遗存,因此合称为“磁山·裴李岗文化”。

磁山·裴李岗文化早于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该文化的陶器主要有鼎、罐、盘、豆、三足壶、三足钵、双耳壶等,器物以素面无文者居多,部分夹砂陶器饰有花纹。

河姆渡文化

1973年首次发掘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命名的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左右,在该文化遗址也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为黑陶,造型简单,早期盛行刻画花纹。

河姆渡文化——黑陶

母系社会遗址

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陕西省西安市郊的半坡遗址都发现了大量做工精美,设计精巧的彩陶。这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属于母系社会遗址,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

奴隶社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器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到了夏朝,人们在瓷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长石、石英石等成份,烧制出了一种胎质呈白色、质地比较坚硬的器皿,由于其烧结性能和坚硬程度不同于陶器,而接近原始青瓷但器表无釉,所以称之为“原始素烧瓷”。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对于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及历史学家来说,陶器研究有助于再现古文化。众生文化也将与您一起再现古文化。

商周时代,人们开始普遍的使用一种青釉器物。这种青釉器,胎色灰白,结构坚密,火候高,硬度大,叩起来能发出铿锵的金属声;特别是器表施有一层青色或黄绿色的玻璃质高温釉,看起来它与一般陶器很不相同,而与瓷器颇多一致。这种青釉器就是我国最早的青瓷。但是由于过于粗糙,所以被成为”原始青瓷“。代表作”原始青瓷豆“。

从战国到西汉是从原始青瓷到成熟青瓷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青瓷,在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等各个方面,都比原始青瓷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与成熟的青瓷相比,仍有一定的差别。

经过原始青瓷和早期青瓷的漫长道路,到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时期出现了青瓷器。瓷窑工在长期的制瓷实践中,对原料的选择,胚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烧成等技术,在东汉晚期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高,为瓷器的出现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江南瓷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从河北、河南出土的青瓷来看,河北、河南一带,很有可能是北朝青瓷的中心产区。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早期的白瓷,胎料细白,显然经过淘练,但未上护胎釉;釉色乳白,釉层薄而滋润。

白瓷的出现,为制瓷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有了白瓷,才有影青、青花、釉里红,才有斗彩、五彩、粉彩……等等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彩瓷。所以白瓷的发明,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青瓷、白瓷、黑瓷的出现,标志着北方制瓷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唐宋北方名窑的普遍出现,奠定了基础。

隋以北朝为基础统一全国,隋初的文化面貌也带有较浓重的北朝色彩。隋朝对于瓷制品行业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为唐朝瓷文化的兴盛打下了基础。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银似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北方瓷业与南方瓷业的最高成就。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评诗家说唐诗有所谓盛唐气象。陶瓷艺术最能表现这种盛唐气象的则是唐代的三彩釉陶

唐三彩陶器是唐代陶瓷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它以丰富多彩的釉色和美妙高超的造型驰名于世。

五代时期,白瓷的生产仍以北方地区为主。唐代的窑址,大多仍在继续烧造。五代战争不断,瓷器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宋朝在唐朝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窑瓷系别,其中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后世统称为“五大窑”。名窑的出现为后来的瓷器发展指明了方向。

辽朝是10世纪初我国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契丹族是古代北方民族鲜卑族的后裔,晋末始称契丹。契丹人在其未立国以前,主要是以游牧、渔为业,瓷器业没有发展。辽瓷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皮囊壶(因形如鸡冠,又称鸡冠壶)、鸡腿瓶的造型而闻名于世,并且受到收藏者的珍爱。

金朝是我国女真族于12世纪初,在东北、华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金代陶瓷器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金朝因战争和商路的断绝,市场大大缩小,瓷行业已失去了发展的势头,产品也失去了精彩。但是南宋偏于南隅,积极发展水运,将瓷器通过船只销往海外,促进了瓷器工艺的进步。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只存在了九十多年。由于当时蒙古族落后的生产方式,给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度带来了逆转。但是元初就制定了瓷器外销的国策,使得瓷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景德镇制瓷工艺与原料的进步,以及青花和釉里红的烧成。为后来其成为“瓷都”打下了基础。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对工商业采取了降低商业税率等政策。并且积极发展海运,对出口的瓷器质量的要求提升,这些措施有效的促进了瓷文化的发展。其中斗彩的出现为瓷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更是其中的珍品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清朝前期,乾隆和康熙特别喜爱瓷器,他们作为君王,搜集了天下瓷匠,进一步让制瓷的工艺变的更加高超。但是清朝后期,战争与农民起义,加上欧洲制瓷业的兴起,以及日本瓷器的竞争造成了中国制瓷业的衰败。直到进入5O年代以后,瓷都景德镇才开始苏醒,一些名窑中断了一段时期后,也获得了新生。

中国瓷器文化源远流长,无论如何跌宕起伏,最终屹立不倒。现如今中国的瓷业再度出现百花争艳的局面,重新焕发了古老瓷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