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风子红的旅行专栏,欢迎关注,一起探讨旅行与生活。

闲来无事去博物馆参观,真是一件涨知识又有意义的事。预约了上海博物馆观展,在中国陶瓷馆里面,就发现了一个不太起眼的小角落,吸引了我的注意,走进一看,原来是介绍我国瓷器的基本工艺和三种不同的窑炉,这是我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了解窑炉,于是认真的看了起来。

在这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窑址模型。这是一个以水资源为动力、以家庭为单位的制作瓷器的作坊,和个体联合烧制瓷器的公共龙窑示意图,图上所反映的是浙江江山县三卿口窑场原貌,比较系统的反应了原始生产方式下,制造瓷器的模样。

里面是一块很小的区域,这里展示了一个小的制瓷作坊,应该是馆方希望通过这样比较直观的方式,来传递中国古代陶瓷制作的工艺。因为桌子上放置了一些陶瓷的半成品,墙上挂着有制瓷的工艺步骤,比如印坯,就是将不规整的器坯手动周正均匀,使得整个圆器浑圆有型。施釉,就是在已经成型的器皿上施挂釉浆。画彩,就是用毛笔在生坯上绘制图案。虽然只展示了一小部分,但足以表明我国古代陶瓷手工工艺的繁琐和专业。

但更让我感兴趣的还是这三个窑炉模型,以前出去旅行,也多会接触一些我国的陶瓷文化,有些地方的窑址遗址也会展示给大家,但目前我接触到的多是龙窑,上海博物馆这个小角落,却一次展示了龙窑、蛋型窑、馒头窑,让我大开眼界。

龙窑,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也被叫作蛇窑、蜈蚣窑。不过我们毕竟是龙的传人,所以大多时候都叫龙窑。我国早期龙窑只有十几米到二十几米长,规模也并不大,但到了宋代龙窑长达五六十米,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七八十米,一次可装烧二万件瓷器,对当时瓷器的发展起很大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龙窑也在不断增长,烧制的瓷器也是数不胜数,直至当今,我国南方地区仍有的地区仍然在使用龙窑烧制陶瓷器。

馒头窑,这是个有趣的名称。圆窑又称“馒头窑”,因为形状近似馒头而得名,是陶瓷窑炉的一种,在我国北方比较普遍。这种窑炉最早也是商代开始的,到了宋代才成熟,最早以煤为炉料。一般馒头窑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多在生土层掏挖修制或以坯、砖砌筑而成。看着眼前这个窑炉的模型,还挺可爱,回来以后查了一些资料,原来这种窑炉的结构很有讲究,火膛呈半圆形,火膛和窑室合成一个馒头形空间,窑门留一口加煤,烧成温度可达1300℃。这样的结构容易控制温度,保湿性较好,适用于焙烧胎体厚重、高温下釉黏度较大的瓷器。但也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它温度升降都比较慢,一件瓷器烧很长时间,如果一旦炉内温度不均匀,就变成次品了。

蛋型窑,主要是景德镇传统的窑炉形式,形状像半个鸡蛋,所以叫做蛋形窑,蛋型窑的历史并不长,元末明初时期才发展出来。这种窑炉的外形主要是红砖,由窑门、火膛、窑室、护墙和烟囱等构成,前面比较高而且比较宽,后面比较低窄。这种蛋型结构,从设计角度来说还是非常科学的,窑壁较簿,内填砂土,作为隔热层,烟囱高度一般与窑身长度相等,形制高而大,抽力强,造价低廉、施工方便、装烧量大,适合于多种坯釉,一窑内装入多类瓷器品种可同时烧成。正是这多方面的优势,才使得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吧。

所以你看看,无论是窑炉的建造还是烧制的温度控制,任何一个工艺细节都是关键因素,但也就在这样的条件很有限的情况下,手艺人却制造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陶瓷器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是让人惊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