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 传承创新——王刚的陶瓷艺术之路(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工处)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室,
王刚是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的一名老师,在从事教育事业的同时,他也非常热爱着陶瓷艺术,并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给学生,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他冲锋在前,享受在后。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笔者走进了王刚老师的教育艺术世界。
在江西陶瓷工艺美院的一个教室内,我们见到了正在给学生上课的王刚老师,30多岁的他如今已经是工艺美院的副教授。据了解,王刚毕业于如今任教的陶瓷工艺美院,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对于母校他充满着感激之情,而他也把这份感情带到了他的教学工作当中。
王刚告诉笔者,我在教学当中,把所有的学生都当成自己下一代的子弟一样的,然后就把自己所学的,知道的陶瓷技艺的倾囊相授,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因为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播出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主要的特长教学特点,实践与理论的相结合,不光是说在课堂上传授一些理论的知识,我们更多的是带领着我们所教的学生在实践当中经常带他们出去,生产的厂里或作坊里,我们都会带他去看,都带到到现场,跟景德镇的这些工人也会交流,把自己的这些一些特色一些技艺都传给他们。
王刚在从事教学的同时,坚持陶瓷艺术创作创新,各种工艺手法均有涉及,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轻灵的情韵,他认为,陶瓷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结合中,不仅催生出这一世界级的陶瓷品种,也赋予中国深邃绚烂的文化表情、文明记忆。
王刚说,2009年以后就慢慢的尝试了,尝试创作了一些自己的作品,反正这么多年下来一直在坚持,在景德镇的这种陶瓷的工艺技法,我们也不断的去摸索,不断的去创新,我相信陶瓷艺术创作这条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
在众多的陶瓷工艺及绘画题材中,王刚最为喜爱的便是山水瓷画,他传承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优良传统,在传承的基础上,作品也有不少的创新处,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一些新的材料,一些新的技巧来进行山水画的创作。王刚的陶瓷美术作品先后在全国、省、市举办的各类陶瓷艺术展评中多次获奖,撰写的多篇专业论文发表在全国性杂志上。
王刚说,对这个大自然我也是很向往,从小也是农村长大,对山山水水还是有感情,而且我觉得画山水,对一个画画的老师来说,还是心情比较愉快,每当你走到写生的时候,走到大自然当中,你平时的工作的烦恼,还有一些压力,瞬间就被大自然的美景给美化了。所以我觉得在画山水,更好的就是说对自己也是一种心灵的这种无限的放大美化,搞陶瓷创作,一定要胆大心细,不要局限于这个釉上装饰釉下装饰,你可以结合起来,把每一种装饰的特点特长发挥到极致,然后综合起来,我觉得这是我平时创作的一些比较大的,可能有些人专门画粉彩或者画青花,但是有时候我会把两者之间结合起来,就是把各自的亮点放在一起,然后就会无限的,反而会摩擦出更大的艺术火花。
在访问江西陶瓷工艺美院二级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说,王刚老师在我们学校来讲,应该讲是一个年轻有影响的一个老师,在学校教学方面,他把自己所学的专业职长,用于我们学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对我们学生的技艺能力包括手上功夫提高,应该起到了一个积极的导师教导作用。
在从事陶瓷艺术教育及创作的同时,王刚也是学校的一名共产党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主动申请战斗在一线,参加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访问中,江西陶瓷工艺美院行政三支部书记严钦波时说,王刚老师是我们行三支部一位非常优秀的党员,非常优秀的年轻老师。在当前疫情的情况下,他是非常主动非常热心的站出来,参加我们学校的各种项目的防疫活动,比如说到我们小区值班,这是随叫随到,只要安排了认真负责,在学校里,我们学校里开学有学生到校以后,那么他也是我们志愿者,主动的出来参加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为学生包括教职工做好这些服务,做得非常认真,也非常出色,可以讲确实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起到了这种先锋模范作用。
据了解,王刚从2001年开始接触陶瓷,如今已经快20年,这么多年一路走来,王刚认为,教书育人是他的职责所在,在进行陶瓷艺术创作与研究的同时,他也将把自己的所学所识,教导给他的学生,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