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制瓷历史悠久,早在烧造印纹陶器的新石器时代,德化即开始生产和使用陶瓷,唐代后期,德化美湖、泗滨一带制瓷业已开始发展,唐末至五代,三班颜化采编著了陶瓷专著《陶业法》、绘制《梅岭图》,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陶瓷的专著。

  北宋时代德化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窑场,其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制和胎接成型的技术,生产出了白度高的莲花纹碗、刻花大瓷盘、印花浮雕盒等产品。到南宋时,瓷窑烧制技术又有新发展,烧制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宋末,屈斗宫分室龙窑问世。元初,德化瓷窑有了很大的改进,出现了一种介于龙窑和阶级窑之间,较易控制烧成火焰的“鸡笼窑”,开始改变宋初以来所使用的还原烧成技术而进入到采用氧化烧成的新技术阶段。

  明朝是德化瓷大量销往欧洲的全盛时期,象牙白创制成功,把德化瓷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峰。独树一帜的象牙白瓷,素雅淡静,在白色中微闪黄色犹如凝脂,似白玉,隐约呈现肉红色(即“孩儿红”)。郑和下西洋时,德化陶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口商品,如凝脂似冻玉的“象牙白”征服了大洋彼岸的欧洲人,他们称赞它是“国际瓷坛上的明珠”,并用“中国白”来命名它。明朝成化六年(1470年),意大利威尼斯人依德化制瓷法开始试制瓷器。明中叶,德化阶级窑技术传到日本等国家,日本学者因此称之为“串窑的始祖”。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德化盖德济山庵的象牙白瓷香炉辗转流落到国外,后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成为英国最早的“中国白”纪年瓷器收藏品。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创作的瓷雕观音、如来、达摩、罗汉等作品,远销日本、法国、英国、埃及等国家和东南亚地区。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德化窑瓷器从福州、泉州、漳州、厦门港口转运台湾赤嵌港,再由荷兰东印度公司销往世界各地。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由福州输往日本的中国瓷器有2.7万件,大多数为德化窑瓷器。

  宋时,以德化太平宫窑场、佳春岭窑场等为代表的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白瓷,器形以碗、盘、杯、碟、瓶、罐、壶、盒、洗、花瓶为主,并有少量黑釉茶碗等。装饰方法以刻花、划花和印花为主,于瓷器表面饰以莲瓣、牡丹、云水、蕉叶、缠枝花卉以及篾纹、菊瓣、葵纹、麦穗、卷草等纹饰,在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都有发现。南宋嘉定十六年,日本加藤四郎来到德化学习制瓷技术,回国后依法烧制陶瓷,并称其建造的窑炉为“德化窑”。

  清朝,主打生产青花瓷,大量生产欧洲国家来样定制的西洋风情十足的系列瓷雕,德化当地人中涌现了不少靠经销瓷器致富的“瓷商”。康熙至乾隆年间,法国的圣科得、钱蒂雷瓷器工厂仿制中国德化窑白釉瓷和孔雀绿釉瓷;德国麦森瓷厂仿制德化白瓷,英国伦敦切尔西瓷厂、博屋瓷器工厂仿制德化窑“中国白”瓷器等等。,西方国家掀起一场仿制德化瓷器的热潮。乾隆四十五年,在爱尔兰被芝特拉思发现了欧洲第一枚德化瓷印章。乾隆五十一年,纽约“中国皇后”号轮船从中国返航时,装载德化窑瓷塑观音、瓷宝塔和青花容器等瓷器。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德化全县从事陶瓷业人数2.7万余人,占全县人口总数四分之一。道光三十年,英国人埃德蒙·格蒂研究德化瓷印章的专著《关于爱尔兰发现的中国印章》在贝尔法斯特出版,这是欧洲研究德化瓷的第一本著作。咸丰三年(1853年),南非卓湾打捞出水的海底沉船上,发现元代德化窑白釉瓷,后存大英博物馆。

  民国时期,德化陶瓷业虽然走下坡路,但仍然一枝独秀。民国元年(1912年),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大量11—15世纪的德化窑瓷器。民国4年,德化宝美村瓷塑艺人苏学金手塑瓷梅花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国际金奖。民国7年,日本真井美津到德化考察,并发表文章介绍德化瓷的优良产品和艺术。民国19年,德化著名瓷雕艺人许友义为仙游龙纪寺精心雕制“五百罗汉”瓷雕。民国24年,德化创办第一所福建省省立德化陶瓷职业学校。民国27年,德化从德国购买练泥机1台。民国28年,美国商人向德化实验瓷场订制“花木兰从军”瓷像100尊。民国30年,日本学者上田恭辅在《支那古陶瓷的手引》一书中称:德化白瓷“可称为中国古今独一无二的优秀作品”,“以光滑度来说可称为天下第一”。

  德化的瓷业,烧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堪称壮观。目前,全县已发现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窑址达238处,全县18个乡镇都有古窑址分布,其中“屈斗宫古窑址”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6年被国家列入“十一五”期间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德化瓷烧制技艺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国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称赞德化瓷为‘中国白’,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欧洲皇室和贵族还把德化瓷作为奢侈品和艺术品收藏,视为世界上最理想、细腻而又美丽的陶瓷。

文章来源:泉州旅游